I was his RA. He was really kind to my u$$y
Cong@Cornell/Booth
-
It is firable.
If OP still has evidence, send those to Cornell and Cong won’t be there for long."大家在合作共事前千万要三思。
1- 只有嘴上功夫,忽悠共事者,很少有实际付出;
2 在学校无心教课,常常在seminar上不知所云;
3 利用学校牌子出推荐信“帮助国内大佬们的子女申请美国学习;
4 剥削学生,无情占用学生劳动成果,“暗示”学生送礼,收受”馈赠“;
5 私生活淫乱,胡搞女学生.讽刺的是,常以”基督徒“的纯洁形象示人,活脱脱的男绿茶婊。"
No.5 is a firable offense in the current atmosphere. Even consensu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professors and students are DEI violations in many universities. -
Second this. Indeed a good way to channel OP’s rage.
It is firable.
If OP still has evidence, send those to Cornell and Cong won’t be there for long."大家在合作共事前千万要三思。
1- 只有嘴上功夫,忽悠共事者,很少有实际付出;
2 在学校无心教课,常常在seminar上不知所云;
3 利用学校牌子出推荐信“帮助国内大佬们的子女申请美国学习;
4 剥削学生,无情占用学生劳动成果,“暗示”学生送礼,收受”馈赠“;
5 私生活淫乱,胡搞女学生.讽刺的是,常以”基督徒“的纯洁形象示人,活脱脱的男绿茶婊。"
No.5 is a firable offense in the current atmosphere. Even consensu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professors and students are DEI violations in many universities. -
Don’t understand. What’s wrong with a prof to have consensual six with an adult student?
It is firable.
If OP still has evidence, send those to Cornell and Cong won’t be there for long."大家在合作共事前千万要三思。
1- 只有嘴上功夫,忽悠共事者,很少有实际付出;
2 在学校无心教课,常常在seminar上不知所云;
3 利用学校牌子出推荐信“帮助国内大佬们的子女申请美国学习;
4 剥削学生,无情占用学生劳动成果,“暗示”学生送礼,收受”馈赠“;
5 私生活淫乱,胡搞女学生.讽刺的是,常以”基督徒“的纯洁形象示人,活脱脱的男绿茶婊。"
No.5 is a firable offense in the current atmosphere. Even consensu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professors and students are DEI violations in many universities. -
Putting the following into Chinese as a friendly reminder to his potential students, given the fact that he treat non-Chinese RA/TA students with more respect.
因为无法确认op所写句句属实,所以本不想过多评价。但从旁观者的角度,这些也的确不完全是子虚乌有,所以想借此机会和考虑出国读博正在申请学校的学弟学妹说几句心里话,希望能帮助到一些人(如不适用,请自行忽略)。
- 在申请读博时,不要只单方面的考虑怎样讨好导师、怎样去陶瓷。这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做好每个导师的背景尽调很重要。
- 在选择的时候,导师的口碑比学校的排名重要的多,不仅是导师的学术成就、研究方向,其人品、对学生的态度也请一定纳入考量范围。因为和导师的关系很大程度影响着你今后将近小十年的生活质量。特别是当你在一个陌生国度的小城镇/乡村读书的时候,尤为如此,因为你们生活的圈子,也势必有很大的重合。
- 和导师的关系一定要处理好,但请一定保持合理界限。在美国这个开朗热情的大环境下,的确不乏有很多导师是真的善良热情、乐于助人,不只是关心你的生活,也好奇并且尊重你是怎样的人;但也的确存在”假热情“的导师,这热情的背后是有条件的,也许暗示着之后的”吃拿卡要“。
人心复杂,真真假假,同学们只能凭经验自行体会。以下尽量客观的描述所见所闻,希望给考虑申请的大家有些启示。
Will的确经常邀请身边在读的中国同学到他家里参加活动。他也的确是基督徒,所以家里组办的经常是教会活动。在此场合,学生们也的确帮他扫地做饭洗碗搬家干体力活…他看起来是很虔诚的,态度也谦和,但是大家忙里忙外的时候,他的确从来不插手,颇有”男尊女卑“”师尊生卑“的架势。 教会有个负责人大姐50左右,是他的沈阳老乡,经常在场组织(指使)学生们干活。感觉他们比较势利和霸道。对于那些看起来家境比较好的、北上广来的同学们,他们非常的热情殷勤,距离拉近之后就开始托对方在国内的亲朋好友办事;看起来比较朴实、没什么社会关系的同学们,就会沦为接送Will父母的司机、帮忙搬家的搬运工和做饭刷碗的清洁工。
更令人不安的是,美国学术圈里中国人的卷,叠加教会这个”博爱“的洗脑工具,让初踏入陌生环境的同学们不得不”自愿“的争先恐后的帮导师做学术以外的额外工作,为的就是能做个令导师满意的学生、以有合作及被推荐的可能。久而久之在这种氛围下,同学们会”主动”讨好导师,“贡献“自愿”献礼、献身,甚至在受到不公平的对待时也忍哑。。。而导师却总是可以一边维持着谦和的人设,一边以高高在上的“接受学生们的帮助是给学生面子”的独裁者思维体面却残酷的剥削压榨学生们。风格非常类似于国内一些落后地方的地方官(以及新冠时期传说中的小区保安)手里有一点小权威、就要用尽。
说实话,初看到美国校园华人圈的这些现象时, 我们还是比较震惊的。虽然这样的事件在国内的校园并不罕见,但是在以“学术自由”“平等博爱“著称的美国校园里见到,特别还是在如此大名鼎鼎的学校里见到,还是让我们大跌眼镜的,因为这不符合我们对于这个国家”予人尊重“的最基本的期待。
说多了,其实是看这些天很多青年人对国内发生的事件感到不满,想润到尊重他们、给他们以自由的美国,而产生的一些感慨。加上看到这个post,想劝大家,要调整好出国的预期,随时保持清醒的头脑、...See full post
-
Putting the following into Chinese as a friendly reminder to his potential students, given the fact that he treat non-Chinese RA/TA students with more respect.
因为无法确认op所写句句属实,所以本不想过多评价。但从旁观者的角度,这些也的确不完全是子虚乌有,所以想借此机会和考虑出国读博正在申请学校的学弟学妹说几句心里话,希望能帮助到一些人(如不适用,请自行忽略)。
- 在申请读博时,不要只单方面的考虑怎样讨好导师、怎样去陶瓷。这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做好每个导师的背景尽调很重要。
- 在选择的时候,导师的口碑比学校的排名重要的多,不仅是导师的学术成就、研究方向,其人品、对学生的态度也请一定纳入考量范围。因为和导师的关系很大程度影响着你今后将近小十年的生活质量。特别是当你在一个陌生国度的小城镇/乡村读书的时候,尤为如此,因为你们生活的圈子,也势必有很大的重合。
- 和导师的关系一定要处理好,但请一定保持合理界限。在美国这个开朗热情的大环境下,的确不乏有很多导师是真的善良热情、乐于助人,不只是关心你的生活,也好奇并且尊重你是怎样的人;但也的确存在”假热情“的导师,这热情的背后是有条件的,也许暗示着之后的”吃拿卡要“。
人心复杂,真真假假,同学们只能凭经验自行体会。以下尽量客观的描述所见所闻,希望给考虑申请的大家有些启示。
Will的确经常邀请身边在读的中国同学到他家里参加活动。他也的确是基督徒,所以家里组办的经常是教会活动。在此场合,学生们也的确帮他扫地做饭洗碗搬家干体力活…他看起来是很虔诚的,态度也谦和,但是大家忙里忙外的时候,他的确从来不插手,颇有”男尊女卑“”师尊生卑“的架势。 教会有个负责人大姐50左右,是他的沈阳老乡,经常在场组织(指使)学生们干活。感觉他们比较势利和霸道。对于那些看起来家境比较好的、北上广来的同学们,他们非常的热情殷勤,距离拉近之后就开始托对方在国内的亲朋好友办事;看起来比较朴实、没什么社会关系的同学们,就会沦为接送Will父母的司机、帮忙搬家的搬运工和做饭刷碗的清洁工。
更令人不安的是,美国学术圈里中国人的卷,叠加教会这个”博爱“的洗脑工具,让初踏入陌生环境的同学们不得不”自愿“的争先恐后的帮导师做学术以外的额外工作,为的就是能做个令导师满意的学生、以有合作及被推荐的可能。久而久之在这种氛围下,同学们会”主动”讨好导师,“贡献“自愿”献礼、献身,甚至在受到不公平的对待时也忍哑。。。而导师却总是可以一边维持着谦和的人设,一边以高高在上的“接受学生们的帮助是给学生面子”的独裁者思维体面却残酷的剥削压榨学生们。风格非常类似于国内一些落后地方的地方官(以及新冠时期传说中的小区保安)手里有一点小权威、就要用尽。
说实话,初看到美国校园华人圈的这些现象时, 我们还是比较震惊的。虽然这样的事件在国内的校园并不罕见,但是在以“学术自由”“平等博爱“著称的美国校园里见到,特别还是在如此大名鼎鼎的学校里见到,还是让我们大跌眼镜的,因为这不符合我们对于这个国家”予人尊重“的最基本的期待。
说多了,其实是看这些天很多青年人对国内发生的事件感到不满,想润到尊重他们、给他们以自由的美国,而产生的一些感慨。加上看到这个post,想劝大家,要调整好出国的预期,随时保持清醒的头脑...See full post